我是農村長大的孩子,小時候家裡有一個神秘白瓷罐子,外婆從來不讓其他人碰,就放在廚房的碗架上。
其實罐子裡裝的不是什麼寶貝,就是白花花的豬油!是外婆給全家改善生活的「神器」!
在那個吃不上肉的年代,每天只有普通的蘿蔔、白菜,只要外婆舀出一勺白花花的豬油,立刻就變得香噴噴的,比直接吃肉還香。一罐豬油能吃上幾個月,所以每年外婆就要2~3次豬油,熬豬油是我最期待的。
外婆帶我去村東頭的張屠夫家裡,買回一塊曬得又幹又硬的豬板油,切成小塊,放進鍋裡,加入一碗水,開大火慢慢熬。
當豬板油變得焦黃,熬出一鍋油時,豬油就熬好了。
剛出鍋的豬油渣焦香酥脆,也不嫌燙,一口氣能吃小半碗,比肉吃著還要香。
撈出豬油渣後,趁熱把透明的豬油到倒進陶瓷罐子裡,靜靜等待一晚上,白花花的香豬油就做成了。受到外婆的影響,我每年也要熬幾次豬油,上次熬的豬油昨天終於吃完了,今天早上買菜時我特地買了一塊豬板油,回家熬豬油嘍。
夏秋兩季,新鮮的綠葉蔬菜很多,比如空心菜、油麥菜等,炒這些菜時用上一勺豬油,比用玉米油、花生油要香得多。豬油作為動物油脂,有著植物油無法比擬的特殊香味。
豬油的營養豐富,具有很多功效,比如潤燥解毒、補血益氣、增進食欲,消化吸收率很高。
雖然現在能買到現成的豬油,但總覺得沒有自己熬的香。想要熬出雪白香濃不腥氣的豬油,其實不簡單。很多人在熬豬油時,只知道加一些鹽。外婆說熬豬油,只加鹽是「外行」!多加3樣,豬油又香又白,1年都不會壞。
下面我把外婆熬豬油的方法分享給大家,我也是用這個方法熬豬油的,每次都覺得香噴噴的,無論是炒菜或者拌面,味道都很香,沒一點腥味。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