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會問我:「我怎麼自己做了一條魚?」,放了生薑、白酒、陳醋等等調味品,煮出來的魚肉依舊帶著一股淡淡的腥氣,難道我買的這條魚有問題?其實生薑、白酒、陳醋都是去腥去膻的,如果你把這些調味品放進去,不能壓制住魚腥味,那就是你的魚沒有完全清洗。許多粉絲表示:「自己的魚線都被自己扯斷了」,而且還洗的格外乾淨!事實上,在處理魚的時候,拉「魚線」是不必要的,魚線是一種感官,它沒有腥臭,也沒有腥臭,也沒有什麼腥味,也沒有什麼魚腥味,這點對很多人來說,都是錯誤的!
而要真正消除「魚腥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魚的4個部分去掉。
這4處是魚腥味、膻味、臭味的來源。下面我將為你詳細介紹這4個地點,相信你一定會學到很多東西。
魚的咽喉齒,又叫「鰓齒、下嚥齒、咽喉齒」,是鯉科魚的一種特殊構造,附著在最後一對鰓弓特化的咽骨上。因為長時間暴露在食物中,這塊骨頭就像是我們的牙結石氣味都很難聞。
我們的喉嚨在腮幫子的邊緣,切開之後,再用手指在下巴上摸一摸,發現有什麼堅硬的東西,那就是喉嚨,用手指一劃,就能將牙齒拔|出|來。
魚鰓是魚類的呼吸系統,在水由口腔流入,再通過腮排出,與鰓板內的血液流動方向剛好相反。魚鰓是一種比較難聞的內臟,尤其是一些淡水魚,如果魚鰓長時間暴露在惡臭的水中,會讓魚鰓變得更加的難聞。
大家買魚的時候,最好先把魚腮打開看看,如果魚鰓裡全是泥巴,最好別去買,因為這些魚的水質不好,會有很大的魚腥味。
內膜髒層是一種叫做腹部的黑色薄膜,它可以覆蓋大部分的內臟器官,同時還可以分泌粘液,減少內臟之間的摩擦。而且,這一層內膜也有一股刺鼻的味道,必須要完全清除。
不是每一條魚都有黑膜,像是鯉魚、黃骨魚等,都是沒有黑膜的,你買魚的時候,魚販告訴你,這裡的水很乾淨,所以你最好不要去這種地方購買,魚身上有黑膜,和魚的種類無關。
在處理魚的時候,必須將魚的肝臟、腸胃、心臟等器官全部清理乾淨,否則會有很大的腥味。
我們在洗魚肚子的時候,必須要把肚子洗乾淨,不能有任何的黑乎乎的東西,就像上面所說的,這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