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我最喜歡的季節,就是春天了。在春暖花開的時節裡,各種新鮮的春季蔬菜也將應季出現在市場上,對于我這樣一個吃貨來說,自然是一件喜悅之事。在眾多春季蔬菜中,春筍一直是我念念不忘的其中之一。
雖說筍一整年都有,但數春天產的春筍,和冬天產的冬筍味道為佳,而筍的主要出筍期,就集中在春天。因此,春天裡的春筍,口感更加清香鮮嫩,無論是拿來小炒涼拌,還是煮湯燉菜,味道都非常棒。
春筍的美味,毋庸置疑,但是在怎樣挑選春筍這事上,卻難倒了不少人。比如問大家,春筍要挑「粗的」還是「細的」,相信很多朋友會瞬間一臉懵。有些人甚至光挑大的,難怪買回家的春筍不好吃。
今天,懶喵就跟大家聊聊有關春筍的話題,教大家3句非常實用的、挑選春筍的口訣,一起來看看。
春筍,並不是指某一個品種的筍,而是泛指在春天出土的筍,在春筍大家庭裡,還有各種各樣的成員。這第一句挑筍口訣,買細不買粗,針對的就是不同品種的春筍,而非同一品種的春筍。
在挑選春筍時,大家會發現有些春筍的形狀比較粗,有些春筍的形狀則比較細(如下圖),它們背後代表的,其實是不同品種的春筍。
像毛筍的形狀就比較粗,而竹筍的形狀則比較細,後者的價格要普遍高于前者,口感上也要更勝一籌。形狀較粗的春筍,筍中的纖維物質含量較多,口感粗糙,吃起來比較澀口;形狀較細的春筍,筍中的纖維物質含量較少,口感鮮嫩,吃起來清甜不澀。
因此,在挑選春筍時,大家記得優選形狀細一些的春筍,這樣的春筍,適合的做法較多,口感上也要更好一些。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