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最常見的榴槤品種是金枕頭和貓山王,金枕頭是最受歡迎的一種,一年四季都可以買到。它的氣味不是特別濃郁,很適合第一次嘗試吃榴槤的朋友。貓山王質量好,口感細膩,但是價錢也比金枕頭高出不少。這麼貴的水果,買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才可以。如果買到皮厚的,或是夾生的,熟過頭變質的,那就虧大了。
很多人買榴槤都隨便選,以至於挑到的榴槤不僅肉少、還夾生或是熟過頭,白白浪費錢,下面分享幾個挑選榴槤的小技巧,教你挑到肉厚香又甜的榴槤,不吃虧。
挑選榴槤小技巧
一、學會區分「公榴槤」和「母榴槤」
你知道榴槤還分公母嗎?我們買榴槤時,能看到榴槤的形狀都不一樣,那麼要挑選哪一種呢?
「母榴槤」的外形比較圓,榴槤屁股較平。表面有鼓起的「大包」,就像一個小山丘,俗稱「狼牙棒」。一個「狼牙棒」就叫一房,房數越多果肉越多,因為果肉多,把殼都給撐起來了,所以母榴槤皮薄肉多,味道香甜。
「公榴槤」外形偏長,榴槤屁股較尖,「狼牙棒」長又尖,則果肉不是很飽滿,果皮也厚。上圖裡你能區分出哪些是「公榴槤」,哪些是「母榴槤」嗎?
在相同大小榴槤裡,挑選比較重的,
因為榴槤果肉裡的水分含量要比外殼多。如果重量輕的話,不是果肉少,就是果肉水分小,那也會不好吃的。
看榴槤殼
榴槤的品種有很多,商場或水果店裡比較常見的有金枕頭、貓山王等。我們買榴槤時,除了形狀,還要看看果殼顏色。果殼青色的,大多是還不夠成熟(青殼的「青尼」品種榴槤除外)。
果殼呈黃褐色則成熟過頭,果肉會有股酒味且發苦。果殼黃中泛青的為佳。
買榴槤時,能看到一些開裂的榴槤,榴槤「屁股」有小裂口的成熟度剛剛好。上圖的榴槤裂口太大,果肉已經暴露出來,天氣炎熱,果肉很容易受污染、變質,最好不要買這種開口太大的。
看果殼上的尖刺
榴槤表面佈滿密密麻麻的尖刺,有的刺寬大矮粗,而且比較稀疏,是因為果肉把刺給撐開了,用手指捏捏把兩個刺靠攏,能夠輕鬆靠攏的成熟度比較好,果肉肥厚。
反之,尖刺密集、又細又尖,不易捏動的,說明果肉少,而且沒有成熟。
湊近聞聞味道
經過看、捏,最後一步就是聞一聞。榴槤是否香甜,沒有裂口的可以聞一下榴槤的頂部,如果是裂開的榴槤,味道就更為明顯了。如果一點兒榴槤香味都聞不到,就是沒有成熟。如果聞到有酒精味或其他異味,則是儲存時間太久,過熟的榴槤就不要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