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家每戶買肉的次數越來越多了,尤其是豬肉,不同的部位不同的用途,購買的量也很多,用來過年時做一些大菜,招待客人。
豬肉中最好吃的就是五花肉,可以做紅燒肉、梅菜扣肉、回鍋肉、包餃子等等。但是,五花肉也不能隨便買來就做,不然會出現做餃子餡時吃著較柴,燉五花肉時吃著太肥的現象。
其實,出現口感差別的原因就是五花肉也是分兩個部位的: 「上五花肉」和「下五花肉」。兩個部位的用途不一樣,用錯就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大磊作為廚師,經常買和烹飪五花肉,今天就把經驗交給你們,以後買肉就不會出錯了。
「上五花肉」和「下五花肉」分別是哪個部位?
五花肉其實就是豬腹部脂肪中的肉,肥瘦相間,中間夾帶著肌肉組織,烹飪過後,即便是瘦肉吃起來也比豬其他部位的要嫩一些。
上五花肉其實是連著豬肋骨的肉,把肋骨去掉之後,剩下的肉就是上五花肉。上五花肉從整體上來說,分層較少,大概只有
2-3層。
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五花肉肥肉較多,瘦肉較少。所以比較適合做肉餡或者丸子之類的食物,這樣口感很嫩,吃起來香而不膩。
如果做成紅燒肉或者扣肉,口感就沒那麼好了。僅有的一點瘦肉烹飪後會縮水,吃起來滿口都是肥肉,太油膩。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