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油屬於飲食界的一朵奇葩,關於豬油的爭議也是頗多,很多人說吃豬油不好,也有很多人說吃豬油很好,關於這些說法,多少都是偏面的,正確的是適時吃、適量吃。我在小時候,就跟著家裡人長期吃豬油,那時候很少有人吃植物油,每年冬天外婆都會熬上一瓷盆豬油,蓋上用高粱杆穿好的蓋簾,放到灶臺上,每次做菜外婆都會用鏟子鏟上那麼一點,放鍋裡潤鍋,要合計著吃上一年,家裡不富裕,菜裡有點油星就不錯了,每年冬天熬那點豬油必須要省著吃,即使如此,也不是家家能吃得起,很多家庭吃不起油和菜,就只能吃鹹菜。
外婆熬豬油,從來都是熬制時金黃剔透,凝固後潔白如玉,從來不糊鍋,很多不會熬豬油的人,油熬完,鍋底一層糊嘎巴,弄得豬油一點香味也沒有,糟蹋了好東西。
下面就將外婆熬豬油的方法分享給大家,熬一鍋豬油,用來燉蘿蔔白菜和拌餡包餃子,能吃到來年春天,比用植物油香多了。用外婆的方法熬豬油,不糊不粘鍋,潔白如玉,放一年不會壞!
另外熬豬油有講究,要牢記「3放2竅門」,這樣才可以熬出雪白香濃無腥味的豬油,久放不變質!
3放指的是:食鹽、生薑、花椒。有了這三樣,豬油不會有腥味,而且可以保存很久,只要把豬油放在陰涼一些的地方就好了,一次熬一大盆用一年都可以,不怕出問題。
2竅門指的是:(1)熬豬油要用水熬,不能用油炸,油炸容易出現黑渣,會影響豬油的色澤和氣味,而水熬的話,操作起來很方便,新手也能輕鬆做好,熬出的豬油非常白淨,香氣也更加濃郁;(2)豬油是用豬的肥肉熬製成的,多少會帶有腥味,那麼在熬制前,需要先給肥肉焯個水,並在熬制時加生薑去腥,這樣熬好的豬油才不會有腥氣,從而更香。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