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水果時,要分清「菠蘿」和「鳳梨」,長得差不多,區別可不小

艾姐 2022/08/07 檢舉 我要評論

菠蘿和鳳梨是一種水果嗎?很多人在買水果時,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很多人認為菠蘿和鳳梨就是一種水果,只不過是叫法不同。

但是經常吃水果的朋友們,就會發出疑問,為啥同一種水果,卻有兩個不同名稱,關鍵是菠蘿和鳳梨的味道也有很大差別。

而且還有很多細心的網友經常會將菠蘿和鳳梨的外觀進行比較,卻發現了看似長得差不多的外觀下,卻有很多的不同點,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另外還有人發現,鳳梨的價格要比菠蘿的價格高,這又是為什麼?

所以今天咱們就說說水果中的奇怪事,菠蘿和鳳梨的故事,兩種水果長得差不多,區別可不小,搞懂再買不吃虧。

菠蘿和鳳梨是一種水果嗎?

菠蘿的原產地是巴西,阿根廷以及巴拉圭的亞馬遜河流域一帶,大概是在公元16世紀末至17世紀之間,傳入中國南部各地區。而菠蘿這種水果的名字也就因此出現了兩種不同的稱呼。

傳入中國大陸的被稱為菠蘿,而傳入台灣的,被稱為鳳梨。所以菠蘿和鳳梨是同一種水果。但是卻有很大的不同。

因為菠蘿和鳳梨雖然是同一種水果,但卻屬于兩個不同的品種,這就好比是中國的一個成語「南橘北枳」,說的就是南方的橘樹移植到淮河之北就會變成枳樹。

這個成語比喻的就是同一物種,因不同環境條件下會發生變異,雖然橘樹和枳樹生成的果實看著相似,但是味道卻有很大不同。

而菠蘿和鳳梨其實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只不過是現在市面上的鳳梨,都是人工經過多年栽培選育的一個品種。所以在味道上要比菠蘿好吃,價格自然也要比菠蘿貴。

總結:菠蘿和鳳梨是同一物種下的不同品種,所以兩者才看起來長得差不多。但是我們買水果時,卻不能把它倆看成是同一種水果,因為在味道上有很大差別。

菠蘿和鳳梨的區別大,搞懂再買不吃虧

區別一:顏色不同

鳳梨生長成熟后,果實表面是黃色或者橙黃色的,而菠蘿生長成熟后,果實表面則是青綠色的。

區別二:氣味不同

成熟的鳳梨會散發出濃郁的果香,而成熟的菠蘿果香很淡,只有湊近時才能聞到香味。

區別三:葉片不同

鳳梨的葉片顏色多為深綠色,質地較厚,并且葉片邊緣是光滑的,沒有鋸齒。而菠蘿的葉片顏色為淺綠色或者是黃綠色,質地不是很堅硬,并且葉片的邊緣有細小的鋸齒。

所以菠蘿和鳳梨通過葉片判斷的話,用手一摸有沒有鋸齒就可以輕松地分辨出來了。

區別四:肉刺不同

菠蘿雖然好吃,但是去皮卻很麻煩,因為菠蘿的果實表面帶有很多的肉刺,而且在削皮過后,果實上還會有較深的肉刺眼,所以還需要將肉刺眼挖掉。

而鳳梨雖然外觀看著和菠蘿一樣,也有凸起的部分,但是卻沒有肉刺,所以鳳梨在削皮后,是不用挖肉刺眼的。

區別五:吃法不同

吃過菠蘿的人都知道,菠蘿雖然好吃,但是有時候卻很扎嘴,這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吃菠蘿扎嘴這件事,主要是因為菠蘿中含有一種菠蘿蛋白酶,而這種菠蘿蛋白酶對我們的口腔粘膜細胞具有一定的破壞性,所以吃菠蘿時,就會有疼痛的感覺,甚至是出血。

而有些人吃菠蘿,口腔并不會出現疼痛感,這并不是體質的問題,而是菠蘿中的菠蘿蛋白酶含量多少的問題。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你以為吃的是菠蘿,實際上吃的卻是鳳梨。因為鳳梨中菠蘿蛋白酶含量比較少,所以這就導致菠蘿和鳳梨的吃法不同。

菠蘿:在吃之前最好放到鹽水中浸泡一下,鹽可以使得菠蘿蛋白酶失活,這樣就可以減少菠蘿蛋白酶對我們口腔的刺激。

鳳梨:鳳梨削皮后,可以直接吃。

提示:菠蘿蛋白酶和大多數酶一樣,怕高溫怕鹽,所以做熟的菠蘿就不會扎嘴,像是菠蘿咕咾肉。

區別六:味道不同

菠蘿的味道偏酸味多一些,而鳳梨的味道是偏甜味多一些。另外很多人說鳳梨的營養價值要高于菠蘿,實際上菠蘿和鳳梨的營養沒太大差別,所以不要被忽悠了,所以去超市到底是買菠蘿還是買鳳梨呢?

個人感覺還是菠蘿性價比高一些,菠蘿蘸白糖,剩下的錢買肉吃,它不香麼!

買菠蘿,牢記3訣竅,挑到優質好菠蘿

訣竅一:看顏色

菠蘿的顏色代表的是其成熟度,菠蘿顏色越黃的成熟度就越高,所以吃著也就相對比較甜,但是有可能會出現熟過勁的情況,菠蘿果肉的口感軟踏踏的,味道也會不正。

而顏色太青的,成熟度低,所以吃起來比較酸澀。

所以買菠蘿最好選擇大部分是黃色,帶有少許青色的,這種菠蘿是已經成熟,但是沒有熟過頭的,所以味道香甜多汁,口感也是脆脆的。

訣竅二:看肉刺眼

菠蘿很多人時候,都是削去皮后賣,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觀看菠蘿上的肉刺眼,肉刺眼越大,甜度就會越高,因為肉刺眼大說明菠蘿生長時吸收的養分比較充足,所以肉刺眼才會比較大且深。相反肉刺眼比較密集的味道就會酸澀。

訣竅三:看果芯

菠蘿底部會有個底座,這個底座是貫穿菠蘿內部的,果芯越小的菠蘿越好,因為菠蘿的肉就會越多。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