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盛產小麥,面食一直是當地的重要食物,新麥落地,可以加工成面粉,制成自己喜歡的小吃美食,包子、饅頭、糖糕、卷餅、油條、花卷、面條、水餃、蛋糕、包子等, 很多人喜歡吃面食,但動手能力差,對于發面和面很恐懼,總是以失敗告終。
對于生活在北方的人來說,發面是小兒科,孰能生巧,只要掌握好3個小技巧,基本上都是事半功倍,沒有失敗的可能性,從小我就跟著奶奶學面食,也算是耳濡目染,輕車熟路,現在把我的面食經驗分享給大家。
這里所講的比例,肯定是酵母粉、面粉和水的比例,一般情況下,500克中筋面粉要搭配5克酵母粉,250克溫水,由于每一款面粉的吸水性不同,水分上下浮動10克,問題都不大,自行發揮,可以把握住。
第一白是白糖,白糖是甜味的,可以輔助酵母菌工作,縮短發酵的時間,一斤面粉大約放7克白糖即可。
第二白是豬油,很多人可能沒有這個習慣,豬油可以增加面團的延展性,饅頭變得白白胖胖,口感暄軟,特別好吃,外皮不裂口。
醒面可分為兩次,每一個都至關重要,第一次醒面時間,需保持在一個小時,夏天常溫,冬天放在溫暖的地方,醒面時間過久,面團會發酸,影響最終的口感,當然,也可以放少許堿面,揉進面中,來綜合一下酸味,效果還可以。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