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紅酒綠的喧囂夜市,隱隱約約傳來警笛的聲音,媽媽和兒子一同步入這充滿變故和恐懼的夜晚。這便是由奉俊昊指導的影片《母親》的開場,以及引出了我們即將分析的劇情——智障的兒子被懷疑為兇手,他的母親為了決定未來不惜一切去尋找真相。
影片一開始就拋出這樣的疑問:一個智障的兒子,他的行為是否足以支撐起這件離奇的案件?他是否有犯罪的動機或者意識?
他的媽媽,這位鐵打的母親,母愛如無濾鏡,即使守望蒼茫的人生,也要維護他的尊嚴和自由。這種突如其來的悲痛與無措,在無邊的迷霧中,究竟摸索出怎樣的真相?
母親帶著期待和憤怒,踏上了尋找「真相」的道路。然而律師卻面無表情地告訴她,因為兒子的智障,會對警方的證詞產生影響。這宗離奇的案子如同一張迷霧籠罩的網,罪犯的身份藏在其中的某個角落,而母親則在這片迷霧中越來越迷失。
而真相的深處,母親也在黑暗的道路上越來越遠。她開始懷疑所有的人,甚至猜疑自己,生活的壓力使她變得越來越偏執疑神疑鬼。這一切痛苦的根源——兒子銀鐺被關進了監獄,而她卻是他唯一可以依靠的人。
無論如何,她都要讓兒子出來,然而這樣一個單純的念頭,卻讓她走向了連她自己都無法接受的道路。
《母親》讓我們看到一種破碎卻深刻的摯愛,當真相被揭露,你是否可以接受這個答案?這部影片引發了我們深深的思考,弱者在這個復雜社會中,是否總是要成為替罪羊?
在這看似公平的世界中,真正的惡是什麼?帶著這些問題,我們結束對《母親》的剖析,希望您也能在觀看電影時,找到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