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羹是我們平時經常吃的美食,早餐時蒸一碗,嫩滑爽口易消化,老人孩子都喜歡。蒸雞蛋羹看似很簡單,卻也有很多小技巧,記得我第一次蒸的時候,不知道還要加水,只是將雞蛋打散后放到鍋里就開始蒸,結果開鍋一看,好好的一碗雞蛋液蒸成了半碗黑渣渣,根本沒法吃!
很多朋友蒸雞蛋羹時,一般都是加涼水攪拌均勻后就直接上鍋蒸,結果蒸出的雞蛋羹要麼很稀不成形,要麼又硬又老還很腥氣,一點都不好吃!那麼怎樣蒸雞蛋羹才會香嫩又爽滑呢?蒸雞蛋羹時,加涼水直接上鍋蒸就「廢」了,教你2招,無氣孔、沒腥味,比布丁還嫩滑!下面我就分享一下蒸雞蛋羹的小技巧:
首先,取4個新鮮的雞蛋磕破倒入碗中,然后用筷子來回上下攪拌、充分將雞蛋打散,攪打至蛋液均勻細膩、蛋清和蛋黃完全融合到一起即可。這一步看似簡單卻很關鍵,如果蛋液攪拌不充分,有沒打散的蛋黃或蛋清,蒸好后就會沉淀在碗底,吃起來口感硬硬的,不好看也不好吃。
接著開始加水,很多朋友加水都是隨心所欲,沒有具體的比例,雞蛋羹要想香嫩好吃,加水是關鍵,水和蛋的最佳黃金比例為1:1.
5,也就是水的量是雞蛋液量的1.5倍,這個比例蒸出的蛋羹又嫩又滑正合適。不過,如果喜歡吃口感較老一點的,可以按1:1比例,喜歡較嫩一點的就按1:2的比例,最好不要再超過這個比例,否則口感可想而知。
知道了水和蛋液的比例,那麼應該加涼水還是熱水呢?這也一直是很多朋友糾結的問題,答案是加30~40度左右的溫水(也就是不燙手為宜),因為加涼水蒸出的蛋羹會有腥味,而且還容易有小氣孔;而加熱水,蛋液就會直接被沖成雞蛋花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