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優質植物蛋白、鈣、鐵、卵磷脂、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人體需要的成分,經常食用豆腐,可以提高免疫力,美容養顏,清熱潤燥、補中益氣、清潔腸胃,是非常健康的食物。
不過,吃豆腐時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豆腐」都是真豆腐,市面上有一些是「假豆腐」,很多人在吃,今天我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別不懂了。
買豆腐不能只看外觀,很多顏色潔白、有彈性的食物,其實和豆腐沒有任何關系。下面這4種豆腐都是假的,以后別買了,吃多了不好。
1、魚豆腐
魚豆腐是吃火鍋必備的食材,也可以炒菜,吃起來很Q彈,有點像老豆腐,它是「魚味兒」的豆腐嗎?明顯不是,它其實是「炸魚糕」。
魚豆腐的主要成分是魚糜、淀粉,攪拌成泥狀,放進鍋里蒸熟后切成小方塊,再油炸而成的。魚糜的質量不知道,制作時還會加入添加劑,而且油炸后會增加脂肪,經常吃的話會導致身體肥胖,對身體不好。
2、千頁豆腐
千頁豆腐的膨脹性很好,一煮可以變得很大,降溫后又會回縮,正常的豆腐可不會這樣。千頁豆腐是用什麼做的呢?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
千頁豆腐是豆制品,但不是豆腐,它是以大豆分離蛋白和水為主要原料,加入植物油、淀粉、穩定劑、凝固劑、增稠劑等,經過乳化、調味、蒸熟后制成的。之所以能伸縮自如,是因為蛋白質含量高,筋性比較強。
3、日本豆腐
日本豆腐也叫玉子豆腐,雖然唐朝時鑒真和尚把豆腐從中國帶到了日本,日本有了豆腐,但這個日本豆腐卻不是豆腐,應該叫雞蛋羹更確切。
日本豆腐是用雞蛋為主要原料,加入了水、植物蛋白、調味料等,然后蒸熟,這不是和我們平時吃的雞蛋羹一樣嗎?只不過配比不太一樣。
4、杏仁豆腐
杏仁豆腐也不是,豆腐,聽名字就知道,它是用杏仁制成的,要注意的是,杏仁分為2種,即甜杏仁、苦杏仁,只有甜杏仁能做杏仁豆腐,苦杏仁是有毒的。
用甜杏仁磨漿后加水煮開,再冷凍凝結之后切塊而成,因形似豆腐而得名。因為杏仁也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所以會凝固。
真正的豆腐是以大豆為原料,打成豆漿后加入凝固劑,再壓出水分后制成,豆香味濃郁,口感嫩滑,營養豐富。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做豆腐的方法,喜歡吃的朋友可以自己做一做。
【自制豆腐】
準備200克黃豆、葡萄糖酸內酯一袋、清水1200毫升。
1、黃豆洗干凈,用清水浸泡1個晚上,直到豆子能用手捏碎,濾掉水分后倒進破壁機里,加入清水,打成豆漿。
2、用紗布濾掉豆渣,豆漿倒進鍋里,大火煮開后小火煮5分鐘,徹底煮熟后關火,晾5分鐘。葡萄糖酸內酯倒進碗中,加入一勺清水,攪拌化開。
3、等到豆漿的溫度降到85℃左右,把內酯倒進豆漿里,用勺子攪拌均勻,蓋上蓋子燜20分鐘。凝固成豆腐腦后,倒進模具里,用重物壓出水分,豆腐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