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上的章,藍色跟紅色到底區別在哪里?這次終于弄明白了

經常去買肉的小伙伴都知道,豬肉上會蓋章,有的時候是藍色的章,有的是紅色的章,也有時候會看到長方形的章、圓形的章。

那麼豬肉上的章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不同章的含義是什麼呢?所以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豬肉上章的含義吧。

豬肉為什麼要蓋章?

豬肉蓋章,其實簡單理解就是為了大家的安全和健康,將優質豬肉做好標記,方便大家購買和選擇。

合格的生豬肉,一定具備2章2證(檢疫驗訖印章、肉質量量檢驗驗訖印章)2證(檢疫合格證、檢疫章)的檢驗,這2章2證中只要有1個不合格,豬肉就不允許出廠銷售。

只有通過了檢驗并蓋章的豬肉,才允許在市面上買賣。

若是不合格的豬肉出廠,相關屠宰場、銷售網點、使用不合格豬肉的餐飲機構都會受到嚴格的處罰。

相關條例:

《生豬屠宰管理條例》第十條:生豬定點屠宰廠(場)屠宰的生豬,應當依法經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檢疫合格,并附有檢疫證明。檢驗合格的豬肉要加蓋肉質量量檢驗合格驗訖章或者附具肉質量量檢驗合格標志。

《生豬屠宰檢疫規程》中規定:生肉需要經過免疫檢查,經檢疫合格之后,由官方獸醫出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并且要加蓋「動物檢疫驗訖印章」,對于分割包裝的肉品加施檢疫標志;不合格的產品,由官方獸醫出具《動物檢疫處理通知單》,并且按照相應規定進行嚴格的處理。

藍章紅章有什麼區別?

記得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說若豬肉上章的顏色是用來區分公母的,藍色是公豬,紅色是母豬;也有的說紅色的質量更好,蓋藍色章的豬肉不如蓋紅色章,其實這2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

豬肉的蓋章的章只有形狀區別,沒有顏色之分。 每個地區、甚至每個企業印章的顏色都不一樣的,章的顏色并不能區分豬肉的公母,更不能區分豬肉的質量。

合格豬肉上的章是什麼樣子的?

上文中我們也提到過,豬肉出廠除了有2證,還要加蓋2章,這兩個章是檢疫驗訖印章和肉質量量檢驗驗訖印章,在市面上可以出售的豬肉,都會加蓋這兩種章。

其中檢疫驗訖印章是由動物檢疫站加蓋的滾動檢疫印章,檢驗合格的豬從頭到尾進行蓋章。 檢疫驗訖印章蓋完了之后是長條形的,所以我們在市面上看到的長方形印章,很可能就是經過豬肉切割后的檢疫驗訖印章。

肉質量量檢驗驗訖印章,是定點屠宰企業加蓋的等級章,章內會有屠宰廠的信息、序號、年、月、日。

另外要提醒大家,豬肉上的常用的顏料是可使用色素,所以不用擔心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不過若是覺得蓋章后的豬肉做出的菜品觀感不佳,可以把有印章的地方用刀刮一下,用水沖洗干凈。

豬肉章還有其他形狀嗎?

除了以上的兩種章,豬肉根據檢疫結果和用途的不同,也會加蓋其他的章。

1.高溫章:

高溫章是必須按規定的溫度和時間處理才能出售豬肉上加蓋的印章。

高溫章是等邊三角形,中間印有「高溫」二字。

2.食用油章:

食用油章是不能直接出售或食用,必須煉成食用油的生豬肉上加蓋的印章。

食用油章是長方形的印章,中間有「食用油」三個字。

3.工業章:

工業章是不能食用或出售,只能煉成工業用油的豬肉上加蓋的印章。

工業章是橢圓形的印章,中間有「工業油」三個字。

4.銷毀章:

銷毀章是經過檢疫之后必須要馬上銷毀的豬肉的印章。

銷毀章是X形狀,內有「銷毀」二字。

有以上幾種印章的豬肉,是不允許在市面上銷售的,所以我們在市面上基本看不到這幾種印章。

如何購買新鮮豬肉?

雖說豬肉只要蓋章了就是合格的豬肉,但是豬肉也是有保質期的,我們在購買豬肉的時候除了要看是否蓋章,也要掌握一些選購的技巧,避免買到一些存放時間久或注水的豬肉。

1.看顏色。

新鮮的豬肉顏色的淡紅色或淡粉色,看起來有光澤;豬皮和肥肉的部分則是有光澤的白色。

2.試手感。

豬肉的表面摸起來微微潮濕但是不沾手,說明是新鮮的豬肉。

若豬肉摸起來粘手,則說明存放的時間比較久;若是摸起來特別的潮濕,那麼很可能是注水肉。

3.試彈性。

輕輕按壓一下豬肉,手指能夠感覺到彈性和緊實的感覺,豬肉可以很快復原,說明是新鮮的豬肉。

若是按壓一下恢復慢,可能是注水肉或是不新鮮的肉。

4.聞味道。

新鮮的豬肉會有一股淡淡的肉腥味,若是豬肉聞起來腥味特別重,甚至有發酸腐敗的味道,千萬不要購買。

最后總結

合格的豬肉都會蓋章,但是印章顏色并不代表豬肉的公母和豬肉的質量。所以說我們在購買豬肉的時候,不需要過分糾結于印章的顏色。

我們在購買豬肉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正規的市場或者超市購買,并掌握一些挑選豬肉的小技巧,這樣才能買到優質的好豬肉;盡量不要到路邊的流動攤販處購買豬肉,豬肉的衛生和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