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二十四節氣中最後的節氣,寒氣將達到極盛,正所謂小寒大寒,無風自寒。唐代詩人元稹曾在《詠廿四氣詩》中提到:大寒宜近火,無事莫開門。從古至今,大寒前後都是適合在家中多休養的,極寒的天氣會給人帶來諸多的不適,除了要穿上最厚的衣物保暖,還要多食用一些高熱量的食材來避寒,裡外貫通,應季而食,才能更舒適的度過寒冬。分享5道「驅寒湯」,都是高熱量高營養的,老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這些美食記得多做給家人喝,為開春的好身體打下基礎。
食材:鴨子、野山菌、銀耳、薑、紅棗、桂圓、山楂片、黨參、當歸、枸杞適量;鹽和味精適量。
1、鴨肉沖洗乾淨浸泡10分鐘;銀耳和野山菌泡發備用,菌類可自行選擇品種。
2、準備姜片、桂圓、紅棗適量,5克左右的黨參、當歸、枸杞,幾片山楂幹去腥。
3、鴨肉冷水下鍋,加入幾勺黃酒、小蔥段、薑片,大火煮開2分鐘後撈出鴨肉控水備用。
4、鍋中少許油,將鴨肉倒入鍋中翻炒至表皮焦黃,烹入半勺白酒翻炒幾下,倒出多餘的油脂。
5、加入沒過鴨肉的開水,大火煮開3分鐘,湯色變的奶白。
6、加入撕碎的銀耳、野山菌、生薑、紅棗、桂圓等輔料,蓋上鍋蓋大火煮開。
7、全部食材一起倒入砂鍋中,慢煲一個半小時,注意用的炊具不同,加的水量也不同,時間較長,別熬幹了。
出鍋前加入適量的鹽和味精調味,攪拌均勻再燜幾分鐘入味即可。
食材:羊雜適量;羊油、白芷、良薑、花椒、生薑、鹽、白胡椒粉;蒜苗、香菜
1、一大鍋冷水,加入2片白芷,適量的花椒,加入整塊的半熟羊雜,中小火煮開,水開後繼續煮3分鐘撈出控水。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