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鯽魚時,學會分清「公母」很重要,牢記4訣竅,鯽魚鮮香肥美
2022/08/11

愛吃魚的人都知道,鯽魚味道鮮美,尤其是用來燉魚湯,而現在市面上的鯽魚大多是人工養殖的鯽魚,這種鯽魚也叫做「工程鯽」,像是那種野生的鯽魚,說句實話,在市場上真的是比較少見的。

那麼我們在買鯽魚時,該怎樣挑選才最好呢?很多人挑選鯽魚的方法就是看個頭,認為鯽魚越大的越好吃,所以很多人就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鯽魚也分為雌雄的,而這其實就和我們平時吃雞肉一樣,同樣時雞肉,公雞肉和母雞肉的口感和味道有很大區別。

而鯽魚也是這樣的,所以今天咱們就說說:買鯽魚時,如何辨別公母,只需要牢記4個訣竅,保證挑到的鯽魚個個鮮香肥美。

買鯽魚時,學會分清「公母」很重要,牢記4訣竅

訣竅一:看魚鱗大小

魚鱗是魚類皮膚的衍生物,主要起到保護的作用,所以我們可以從魚鱗的形狀大小,以及厚薄來獲取魚的各種身份信息,魚鱗其實和樹木的年輪差不多,像是同一種魚,魚鱗越大的說明魚的年齡也就越大,隨著年齡的增長,魚鱗不僅會變大而且還會變厚。而這種差別,其實也存在同種魚類的雌雄上。

那麼如何從魚鱗判斷鯽魚的公母呢?

其實方法也很簡單,因為雄鯽魚的鱗片要比雌鯽魚的鱗片大,所以在我們挑選鯽魚時,如果個頭差不多的鯽魚,鱗片大的就是雄鯽魚,鱗片小的就是雌鯽魚。

訣竅二:看魚頭

個頭大小差不多的鯽魚,一般公鯽魚的魚頭占據整個身形的比例是比較小的,而母鯽魚的魚頭占據整個身形的比例是比較大的。

這就好比是我們平時說一個人的身材好壞,常提到的「九頭身」,說的就是一個人的身材比例比較完美。而鯽魚也是這個意思,同等體型下,公鯽魚的特點就是身大頭小,而母鯽即使有和公鯽魚一樣的身形,但是因為頭的占比比較大,所以顯得身形較小,實際上兩者身形是差不多的。

訣竅三:看身形

母鯽魚的身形一般是呈現短粗的形態,而且如果是你發現鯽魚魚肚子比較飽滿的話,那麼一定是母鯽魚,因為母鯽魚肚子里一般會有很多的魚籽。

而公鯽魚的身形一般是比較修長的形態,也就是比較苗條,所以辨別鯽魚的公母,可以從魚身的長度來判斷。

在同等重量的前提下,魚身長度比較長的是公鯽魚,相反魚身長度比較短的則是母鯽魚。

舉個簡單的例子:

這就好比是兩個人,一個身高180厘米,體重150斤,而另一個人身高160厘米,體重同樣是150斤。

訣竅四:摸光滑程度

母魚摸起來時,會比較潤滑,而公魚摸起來則會比較粗糙,尤其是在母魚產卵的季節,因為會分泌一些物質出來,所以身體比較粘滑。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擠壓鯽魚的肛門,如果流出的是白色粘液就是公鯽魚,如果流出的是魚籽就是母鯽魚。

其實這和我們人類也是同樣的道理,就像男人的皮膚一般都比較粗糙,而女人的皮膚一般都比較光滑細嫩。

鯽魚,到底是買公鯽魚好,還是母鯽魚好?

正常的情況下,公鯽魚和母鯽魚兩者的營養價值其實都差不多,因為鯽魚肌肉組成的蛋白質其實都一樣,但是如果是在春季買鯽魚,那麼公鯽魚就和母鯽魚有很大區別了。

這是因為春季是母魚產卵的季節,所以此時很多母魚肚子里都有魚籽,而魚卵含有高卵磷脂,而卵磷脂是和蛋白質,維生素并列被譽為「三大營養素」。

所以如果是自己買魚是為了燉魚湯補充營養,補身體的話,那麼首選就是買母鯽魚。

如果并非是燉湯,像是紅燒鯽魚等做法,那麼可以選擇公鯽魚,因為公鯽魚的肉質更q彈,并且口感也比較嫩,另外就是買魚時很少有人注意到的一點就是:同樣重的公鯽魚和母鯽魚,實際上公鯽魚的肉是要比母鯽魚的肉多。

這主要是兩個因素造成的,一個是母鯽魚的頭占比比較大,另外就是母鯽魚肚子里的魚籽。

所以吃魚肉的做法,還是選擇公鯽魚比較好。

AD
文章
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