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后,聰明人都會囤這6種菜,好吃不貴、營養美味,能吃一冬天
立冬前后的囤菜可謂是一大盛況,「囤冬儲菜」不僅是一種過冬的習俗,更是有關期盼子女回家的殷切準備,有關家人在一起的熱鬧氛圍,是心中一種關于老傳統的保留。
「家有余糧,心中不慌」,每年立冬前后,聰明人都會囤上這6種菜,好吃不貴、營養美味,能吃一冬天!快來一起看看吧。
第一種:胡蘿卜
說到胡蘿卜,家有孩子的朋友都希望小孩子多吃點胡蘿卜,它不但對視力有好處,而且營養多多,富含膳食纖維素、葉酸和維生素,具有健脾養胃、潤腸通便、明目、緩解視疲勞等功效,另外,它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胡蘿卜素,冬季常吃胡蘿卜,可以避免皮膚干燥,還能促進體內細胞的新陳代謝,對身體十分有益。胡蘿卜不僅可以單獨炒著吃,還可以做配菜,很多朋友不管做什麼菜時,都喜歡加上一點胡蘿卜,既可以點綴顏色,又增加了營養,所以霜降后多儲存一些胡蘿卜很有必要。
【胡蘿卜的保存方法】
買回來的胡蘿卜不要清洗,外面這層泥土其實就是很好的保護膜,用刀子將胡蘿卜頭部的纓子切掉,目的是阻止它的生長,防止空心。這樣胡蘿卜的水分和營養才不會流失,能夠長久地保持新鮮。
處理好的胡蘿卜放在陽光下晾曬兩到三天,期間要經常地翻動一下,讓胡蘿卜晾曬均勻,目的是晾干表面水分,鎖住胡蘿卜內部的水分,這樣保存的也就會更長久。
晾好的胡蘿卜,用保鮮膜包裹起來,大的可以一根一包,小的可以兩根一包,包好后再將其放到紙箱中,然后將紙箱封口放到透風陰涼處保存就可以了,吃的時候拿出來一小包,隨吃隨取,特別方便
第二種:地瓜
地瓜被稱作「地下一寶」,也叫紅薯,富含蛋白質、淀粉、果膠、維生素、氨基酸及多種礦物質,在舊社會被當做「救命糧」,現代成了營養美食,因此立冬前后農村老家都會在地瓜窖內存上一冬天吃的地瓜。
【樓房保存地瓜的方法】
地瓜先要挑選一遍,把表面有黑點和破皮的挑出來先吃,因為這樣的紅薯易順著破損處壞掉,不宜保存;紅薯選好后不要急著保存,先把它們放在外面太陽底下攤開曬一曬,曬干紅薯表面的水分,多加一步,不但可以使紅薯口感更香甜,而且保存時間也會更長久。
再找一個紙箱,先在箱底鋪上一層衛生紙或報紙用于吸潮,然后放上一層紅薯;接著再放一層紙,然后放一層紅薯,直到擺滿紙箱,上面再多放一些衛生紙,衛生紙的吸潮性特別的好,它能使地瓜表面保持干燥,這樣既防潮又可以阻止紅薯與空氣過分接觸,從而氧化得慢,保存時間更久,這樣放置紅薯,放半年不爛不長芽,越放越甜。
第三種:大蔥
老話說「常吃蔥,人輕松」,在北方,大蔥是家家戶戶冬天必不可少的食材,冬天大蔥的價格就像坐火箭一樣蹭蹭上漲,因此霜降后趁著大蔥便宜買上幾十斤存起來,能吃一冬天,可以省下不少錢。
【大蔥的保存方法】大蔥不要直接保存,把成捆的大蔥散開后,放到陽光下曬一曬,我們這里也叫「困一困」,困好后的大蔥不要去根和葉子,把蔥葉子卷起來捆好,然后葉子朝外、根朝里放到塑料袋里即可。等到天徹底變冷,蔥徹底凍實后,就把塑料袋口封嚴實,這樣大蔥不會干癟,也不會爛掉。吃的時候取出一棵,不要化凍直接烹飪即可。
第四種:蘿卜
「冬吃蘿卜夏吃姜」,冬天正是蘿卜營養又好吃的季節,這時候的蘿卜水分特別足,脆嫩好吃。蘿卜富含維生素和碳水化合物,另外膳食纖維、消化酶、葉酸、鈣、磷、鐵、鉀等礦物質的含量也很高,有利于健脾養胃、消積祛痰、利尿止瀉等功效,寒冷的冬季,燉羊肉湯和腌制蘿卜小菜時都離不開它。
【蘿卜的保存方法】蘿卜不需要洗掉表皮的泥,這層泥土是天然的保鮮劑,只需去掉蘿卜纓子,然后把蘿卜都用塑料袋裝好,把蘿卜的尾巴露出塑料袋外邊,蘿卜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就不會腐爛,圍繞著蘿卜根部把塑料袋系好,再把蘿卜統一裝到一個大口袋或大箱子里,放到走廊、陽台或小倉庫即可。
第五種:大白菜
「百菜不如白菜」,冬天的北方,大白菜可以說是當家菜,它富含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鈣、磷、鐵,以及大量的粗纖維,對人體大有裨益,可以降血脂、降膽固醇、抗衰老等功效,一鍋熱氣騰騰的大白菜燉豆腐,那是多少代人的最愛。
【大白菜的保存方法】儲存白菜比較簡單,大家都知道,白菜干癟是從外向里發展的,所以收下來的白菜外面的殘葉不要去掉,讓其自然風干,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層天然的保護膜,用它來保持白菜的水分不流失,然后通風擺放,隔三岔五地再把白菜上下層倒一下,讓白菜透透氣,這樣就可以防癟、保鮮了。
第六種:土豆
東北的黑土地造就了東北的土豆那叫一個「面乎」,因此在東北家家戶戶都離不開土豆,另外土豆渾身是寶,土豆中的蛋白質比大豆要好,最接近動物蛋白;土豆中還含有豐富的賴氨酸和色氨酸,這是一般糧食所不可比的;土豆還富有鉀、鋅、鐵等微量元素,因此有著「十全十美」的美譽。
【土豆的保存方法】閑置不用的泡沫箱里先放一層沙子,然后放一層土豆,再放一層沙子,接著再放一層土豆,直到放滿,蓋上蓋子,最后在蓋子上扎幾個洞洞通氣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