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發麵,要牢牢掌握好4個方面,做出的麵食暄軟不塌,不再失敗
2021/12/20

導語:冬天發麵,要牢牢掌握好4個方面,做出的麵食暄軟不塌,不再失敗

冬天一到,我們都愛吃一些熱乎乎的食物,尤其像包子饅頭這類,捧在手裡特別暖和,吃起來又很舒服,可是在冬天裡,包子饅頭好吃卻不好做,氣溫太低的緣故,發麵速度很慢,甚至等了一天都發不起來,導致常常做不好,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這類問題?如果有都是怎麼解決的呢?

相信有不少朋友做發麵食物時只會加酵母,其實想要做好,僅僅知道這樣遠遠不夠!冬天發麵,要牢牢掌握好4個方面,做出的麵食暄軟不塌,不再失敗。

下面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這4方面具體指什麼,弄明白後牢牢記住,並多次實踐,今後再也不擔心做不好了,想吃了自己做,可以做包子、饅頭、花卷、南瓜饅頭、紫薯饅頭,想怎麼變花樣都行,快來看看吧。

一、注意酵母粉的用量

如今很多人做發麵食物,通常都用酵母粉,因為它小小一袋,不怎麼占地方,一次買十幾袋放家裡都沒事,而且用起來很方便,只需要撒一點和麵粉混合揉成麵團就好了。

不過想要成功做好麵食,要注意酵母粉的用量,若是每次都隨意放,就會出現有時做得好吃,有時做得不好吃,甚至出現面發不起來的情況,所以酵母粉放多少很重要。

記住麵粉和酵母粉的比例,按照100比1去放就好了,比如麵粉400克,酵母粉放4克,如果從未發麵成功過的朋友,可以多加一兩克酵母,發酵起來更順利,但不能放得過多,不然會導致味道很差。

二、注意水溫和水的用量

和麵需要水,很多人都習慣直接接水龍頭裡的涼水,這樣做確實順手,但用涼水不利于酵母發酵,因為酵母在溫暖的環境下才會變得活躍,所以在冬天和麵時,我們要用溫水,不能用涼水,溫水的溫度控制在30度到35度之間,溫度太低效果不好,溫度太高酵母會失去活性,只有溫度最合適的時候和麵,才能加速麵團發酵,不會失敗。

水的用量也要掌握好,在家製作我們不可能給水稱重,那麼和麵的時候記住少量多次加水,這樣做更容易操作,不然水太多了麵團太黏太濕,等發酵好後需要加很多麵粉去揉,導致二次發酵不順利,而水太少的話,麵團太幹太硬,不利于麵團發酵。

三、巧加料促進發酵

冬天溫度低,往往一次發麵需要好幾個小時,早上揉好的麵團,可能到下午才完全發酵好,還可能冷得麵團發不起來,耽誤我們做麵食。

為了加快發麵速度,也為了發麵不失敗,我們在和麵的時候可以加一勺白糖進去,白糖可以促進酵母快速發酵,這樣一來便可以節省大量時間,回回發麵都不失敗。

四、做生胚後要二次發酵

有人面發得挺好,可還是做不好麵食,出現這個現象的多半原因是二次發酵沒做好,尤其在冬季,更需要多做這一步,否則前面的操作都白做了。

麵團發酵到二倍大後,反復揉搓,讓麵團重新恢復到特別光滑的狀態,再做出想要的麵食形狀,比如花卷、饅頭、包子等,做好後放進蒸鍋,鍋里加溫水,蓋好蓋子等待十幾分鐘,生胚差不多有一倍大了,二次發酵就可以結束。

掌握好以上4個方面,發麵食物做成功的幾率就非常大了,如果是下鍋烙很簡單,鍋裡抹一點油,生胚放進去蓋上鍋蓋,等體積增大後翻面,烙熟即可出鍋,如果是上鍋蒸麵食,推薦冷水上鍋蒸,也就是二次發酵好後,直接大火,不需要把水燒開再放生胚,這樣操作更容易成功,不怕麵食塌陷,等蒸好後關火再燜幾分鐘,麵食就做好了。

關于發麵,你都弄明白了嗎?今後再做就這樣操作,保准不出錯,找時間試試吧。我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

AD
文章
快訊